2月10日泰安市公安局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发布预警通报↓↓↓案例一:某市市民小刘接到“网贷”推销电话。
电话中,对方自称是一个专门办理无抵押贷款的网络平台,“安全可信”。
小刘正好需要资金周转,便与男子互加微信。
随后,男子向小刘发送了一个微信二维码,要求小刘扫描后进入网贷页面。
小刘照做。
页面显示,小刘“可贷款额度”为2万元,但是要想最终成功贷到款,必须先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见小刘心存疑虑,男子称他们的网贷平台与知名电商合作,信誉非常高。
小刘信以为真,按照对方发来的付款二维码,先后分四次累计转款3700余元至男子。
转款成功后,小刘满心喜悦等待着“无抵押低息贷款”放款,不料却被对方迅速“拉黑”,对方随后“消失”。
意识到被骗后,小刘报警。
案例二:某市做生意的张女士,临时出现资金紧张,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在家中收到一条陌生附带网址短信,信息显示贷款利息低,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并有89000元的信用额度,由于张女士当时急需资金周转,就按短信网址下载了某某APP,通过注册的虚假APP登记了个人身份和银行卡信息后,提交了3万元的贷款申请,30分钟后,显示贷款申请通过,因张女士银行卡未收到贷款,便与平台客服联系,客服告知张女士银行卡号码输错,导致贷款的钱被银行冻结,需张女士向其提供的银行卡转账9000元,用来纠正银行卡号,解冻后与贷款的钱一起转入张女士账户,张女士打款后,按客服提示提现,结果显示贷款再次被冻结需按1:2的资金比例进行贷款认证和张女士银行卡流水不足为由,骗取张女士向朋友借钱多次转账16万余元。
放款之前先收费是无抵押贷款最常见的伎俩,贷款被骗受害人中,十有八九就是掉进了这个坑里。
骗子抓住借款人急于求成,而常识缺乏的心理。
第一步,先取得信任,号称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之类的信息就可以拿到借款;第二步,编织各种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费用,通常以材料费、保证金等由头忽悠借款人上钩;第三步,当借款人将钱打入对方账户以后,骗子完成一轮骗局,消失。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转发让身边的家人朋友都提高警惕如不幸遭遇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尽可能地保存好相关证据来源:泰安警方
版权所有。? Since 2023 .鸿鼎盛软件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