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受传统经济学“二分法”框架影响长期以来,关于金融发展、国际贸易的研究大多平行进行。
随着信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吸纳了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制度等概念,并迅速向金融、贸易领域渗透。
第二代和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体系的功能、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及影响金融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而国际贸易学面临着诸如“迷失的贸易”等实证结果的挑战,试图从更宽广的视角去寻求影响贸易发生和开展的因素,以异质企业贸易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逐渐兴起。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两大理论领域的融合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并在最近十年成为一个快速扩展的学术前沿。
在这种研究背景下,贸易学者们将行业金融摩擦程度的异质性和国家间金融发展水平的异质性结合,通过修正传统的贸易模型证明了金融发展是比较优势的又一来源,影响着国际贸易模式,并取得了丰的成果。
而作为生产要素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本因来自金融市场,其是否会受到贸易流量和贸易结构及比较优势的反向影响,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另外一个研究重心。
随着金融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演进,学者们都普遍认同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
这种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或称为金融市场摩擦程度在国家间和行业间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的根源在哪里?是否存在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异质性是否会带来贸易流的变化?当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时,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价格是否符合SS定理?是否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沿着这些问题,近几年学者们开始了这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可以被视为金融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的状态,其中需求因素包括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供给因素包括国家法律渊源、宗教、文化、社会资本禀赋、利益集团等。
关于贸易对内生金融发展的影响正是沿着需求和供给两条分支展开的。
需求角度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对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贸易开放导致经济个体收入多变程度增加。
借助于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实现资产组合多样化可以有效分散贸易开放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因此,贸易开放引发经济个体对保险和风险规避的需求上升,从而拉动金融发展。
此外,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贸易开放还往往伴随着社会投资扩大、技术革新加快等,这也将增加融资需求,促进金融发展。
首次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一国风险增加政策(如实施贸易开放)和风险减少政策(如完善资产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发展金融市场提高了私人风险分散能力。
有学者在2007年将金融体系的规模和质量视为一国比较优势的函数,认为金融发展水平由该国生产结构决定,一国金融密集度高的产业越发达,该国金融发展水平就越高。
他们通过构造两国两部门的理论模型论证,随着贸易开放,在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将会增加这类产品的生产,进而增加对外部融资的需求,促进本国金融发展。
另一个国家的情况恰恰相反。
在实证检验部分Vlaehos曾使用的出口外部融资需求度作为解释变量,将金融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
同时,使用贸易引力方程计算一国的“自然开放度”拓展至产业层面,预测出每个行业的贸易量,再结合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计算总出口外部融资依赖度的预测值,将之作为工具变量以克服实证中的内生性问题。
利用96个国家1970~199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结果支持他们所提出的假说: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由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决定。
贸易开放对资本流向和价格的影响最富有成效的研究应该是Antrds和Caballero发展的模型。
该模型在h-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在金融发展非同质的条件下贸易和资本流动间的关系。
当金融发展和金融依赖的变化成为比较优势重要来源的时候,对于金融不发达的国家而言贸易和资本的流动是互补的。
在国家与部门间金融摩擦存在非同质性的条件下,贸易和资本流动成为南方国家绕过金融摩擦引起资本错配的市场机制。
从南方国家的角度来看,贸易一体化提高了南方国家非约束部门生产的相对价格和资本的实际收入。
贸易没有带来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最终南方国家资本的收益率比北方国家高。
贸易一体化缩小了南北国家资本实际收益的差距,在金融不发达的南方国家,资本的实际收益更高。
尽管存在相对要素禀赋和相对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但是他们的模型产生了一种反斯托尔帕萨缪尔森效应,南方国家在贸易自由化后工资租金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南方国家工人的工资降低,他们的工资仍然会低于北方国家。
该模型最大的特色是假设一国有三类人居住:企业资本家、食利资本家和工人。
企业资本家和食利资本家共同拥有该国的K单位资本禀赋,uK属于企业资本家,(1-u)K由食利资本家所有。
L代表工人总数则在一国经济中总的资本减去劳动比率为KL。
需求和生产方面,模型沿用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来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和行业生产函数。
产品和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
部门2的生产者可以按照价格w和自由使用要素。
如果部门1的生产者也可以按照w和0来使用要素,则边际转换率MRT=1,商品2的相对价格则是p=1,而部门1将按照比例来使用经济中的劳动力和资本。
但模型中假设在部门1中存在金融摩擦。
由于部门1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只有企业家才能在该部门运用技术,而投资者只愿意借给企业家所拥有的资本禀赋的-1>0倍的资本。
因此,企业家得到投资的资本i为i≤K(>1)。
如果足够大,则企业家得到的资本不受限制,企业家能分配经济中的n部分资本投资到部门1中。
因为受制于金融约束,企业家得到的资本投资比例u<n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南方国家部门1在金融约束的限制下,无法得到充足的资本投入,导致部门1的资本劳动比例随着金融限制而降低,而部门2却相对得到更多的资本。
在市场出清的情况下,工人的工资由部门1的边际产品价值决定,而资本的租金率则由部门2的边际资本价值决定。
部门1的金融约束增大,会降低无金融约束部门内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实际资本的租金率,降低实际工资和福利,提高工资租金率,使食利资本家更加不成比例地遭受金融不发达带来的损失。
此时如果允许资本家将资本出租到国外,则在商品1贸易自由化的带动下,会造成金融不发达的国家资本外逃的局面。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变成外生给定。
北方国家因金融摩擦较小,而专业化于部门1,带来部门1较低的相对价格。
导致金融较发达的北方国家的资源在贸易一体化的影响下,将资源向部门2(无金融约束的部门)转移;南方国家则会因为金融摩擦过大,而专业化于部门2,带来部门1的相对价格偏高,因工资租金率由部门2的边际产品比率决定,相对价格偏高直接带来的结果是工资租金率下滑。
南方国家的资本租金率反而提高。
在贸易一体化的过程中,没有金融优势的国家,反而带来资本价格的上升,这个结论与SS定理的预测是不符的。
模型分析得出,在商品价格由外部市场给定的假定条件下,如果假定资本不能自由流动,当北方国家的金融摩擦小于南方国家的金融摩擦时,自由贸易均衡导致南方国家成为金融依赖型商品1的净进口者,自由贸易无法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此时北方国家的工资率将进一步高于南方国家,南方国家的资本范金当中变生租金率却高于北方国家,同时南方国家的金融约束进一步恶化。
如果假定资本可以流动,因为南方国家的资本租金率高于北方国家,将导致资本流向南方国家。
但资本流入南方国家后,却因为南方国家的金融约束,而更多地流入部门2,进一步增加了南方国家部门2的贸易流量,从而说明了贸易和资本流动是生互补的。
方法资本流动的效应依赖贸易一体化的程度。
如果此时假设存在贸易摩擦,如南国的方出口商品2中有t比例消失在运输途中,则存在唯一的一个贸易摩擦水平,金融以至于当t<元,北方的资本租金率低于南方资本租金率(a<5);当t>时,金的>3,从而当<时,资本流向南方国家;t>时,资本流向北方国家。
结语在有贸易摩擦时,贸易一体化和资本流动也不满足价格均等化。
先估以上模型分析,从理论层面说明了在存在金融摩擦差异性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对金融市场和资本价格的影响机理。
该模型证明了SS定理对资本要识步们别提使素市场价格的均等化的推断是不成立的。
版权所有。? Since 2023 .社群151下载站 All rights reserved.